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8期

下肢塌陷性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塌陷性骨折多见于关节端或松质骨骨折,通常为压缩性暴力所致,在下肢负重骨尤为多见。其特点为损伤波及关节面,并在骨折复位后,在关节面下有骨缺损区,因此治疗要求较高,既需要尽可能恢复关节面的平整,以适合于相对应关节面,复位后的骨折需得到良好的支撑,直至骨折得到良好的愈合,否则会发生关节面缓慢和进行性塌陷......

点击显示 收起

  塌陷性骨折多见于关节端或松质骨骨折,通常为压缩性暴力所致,在下肢负重骨尤为多见。其特点为损伤波及关节面,并在骨折复位后,在关节面下有骨缺损区,因此治疗要求较高,既需要尽可能恢复关节面的平整,以适合于相对应关节面,复位后的骨折需得到良好的支撑,直至骨折得到良好的愈合,否则会发生关节面缓慢和进行性塌陷,造成关节面对合不良和负重力线改变,若早期治疗不当,常会导致关节僵硬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我院自1992年以来共收治下肢塌陷性骨折68例,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及植骨治疗,并经随访观察,取得了满意效果。本文就骨折分型、创伤病理特点、治疗要求、内固定方式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68例,男46例,女22例,年龄20~40岁,平均30岁。骨折部位有胫骨髁骨折41例,胫骨远端骨折2例,跟骨骨折25例。
   
  1.2 骨折分型 笔者按塌陷性骨折共同病理特点分为以下3种类型:(1)劈裂塌陷型:骨折以大的劈裂骨折为主,小部分关节塌陷。本组包括胫骨髁骨折18例。(2)塌陷劈裂型:骨折以关节面松质骨塌陷为主,仅有劈裂小骨折块,其中包括胫骨髁骨折23例,跟骨骨折23例,胫骨远端骨折2例。(3)塌陷粉碎型:2例均为跟骨骨折。
   
  1.3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及植骨治疗。
   
  1.3.1 内固定方式 (1)螺钉类内固定共43例,其中包括松质骨螺钉18例,骨栓固定21例,普通螺钉固定4例。(2)钢板类内固定:包括AO支撑性钢板(L型和T型)6例,普通钢板加骨栓和螺钉固定15例。(3)其他类内固定:4例均为跟骨骨折。
   
  1.3.2 植骨、充填空腔方式 松质骨植骨53例,人工骨15例。
   
  1.3.3 对于胫骨髁骨折有合并损伤的处理 胫骨髁骨折合并膝关节损伤,41例中有半月板损伤者36例,其中外侧半月板损伤20例,内侧半月板损伤8例,内外侧半月板同时损伤8例。损伤类型以边缘及水平撕裂为主,边缘损伤,大部分予以保留,做边缘缝合,同时合并有水平撕裂则行切除术。合并交叉韧带损伤15例,以前交叉韧带损伤多见,共11例,后交叉损伤2例,前后交叉韧带损伤2例。在交叉韧带附着点损伤伴撕脱骨折均同时行复位固定,多为在胫骨棘撕脱,本文共8例。
    
  1.4 随访结果 本组病例均经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9年,平均随访1.5年。随访结果以患者主诉、步态、关节功能检查及X线表现综合评价其治疗效果。(1)优良:步态正常、无不适主诉,关节功能正常或近似正常,X线片无因创伤所致骨关节炎改变,共58例,占85%。(2)可:长途步行主诉疼痛,步态近于正常,关节活动受限,但仍可满足日常生活及工作需要,X线片显示主要负重区,关节面对合关系轻度不正常,关节间隙轻度狭窄和轻度增生性改变,本文共6例,占9%。(3)差:跛行,短途步行及站立感疼痛。关节活动度受限,不能满足正常生活及工作需要,X线有明显关节面不平整,负重力线不对和骨关节炎改变,本文4例,占6%。
   
  1.5 并发症 (1)切口感染10例,7例发生于胫骨髁骨折手术,均为关节外,因皮肤坏死和异物反应所致。3例为跟骨骨折,并未影响伤口愈合。(2)骨折畸形愈合:2例为胫骨髁,1例为跟骨骨折,因负重力线改变或骨突引起疼痛。

  2 讨论

  下肢塌陷性骨折属关节内严重损伤,其治疗要求为需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修复关节内合并损伤,并能够在牢固的内固定基础上,早期进行关节功能活动。本组治疗结果优良率达85%,取得满意结果。以下就有关治疗问题分别进行探讨。
   
  2.1 复位要求 塌陷性骨折,均波及到负重关节面。因关节类同于机械轴,它的功能要求是需2个相对关节平整的、适合的对应,从而使关节面的载重负荷能均匀分布,不致因关节面的不适应或负重力线改变,在某限局部位负荷过度集中,而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因而,在创伤后关节结构的重新修复是一件十分精微的高技术工作。因而在关节内骨折,除某些粉碎性骨折外,复位的基本要求需要关节负重面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有学者[1] 提出胫骨髁骨折关节面塌陷超过1cm为切开复位适应证;马元璋 [2] 提出负重关节面向下塌陷超过3mm者应认为复位不良。本组病例复位利用切开复位,将塌陷关节面撬起复位后,用克氏针将复位骨折块做暂时固定,在术中经C型臂X线机显示确认符合要求,为最终达到目的。2例塌陷粉碎型骨折和1例胫骨髁骨折因复位不良而影响预后,同时也应考虑到极度粉碎骨折,是否为手术适应证,需做慎重考虑。在复位时,软骨面损伤的处理,取决于损伤的面积和深度,大面积的关节面骨折,尤为负重区为全层损伤,使从富有血运的松质骨长出纤维组织来修复软骨缺损,并有可能使之转化为纤维或透明软骨,这一现象为动物实验所证实 [3,4] 。
   
  2.2 内固定方式和要求 随着AO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塌陷性骨折在复位后,为维持可靠及良好的复位,必须以内固定物的支撑来防止再塌陷,本组主要采用2种内固定方式 [5] 。
   
  2.2.1 螺钉类内固定 笔者采用2种不同形式,AO松质骨螺钉和骨栓等。此类固定方式,适用于劈裂塌陷型骨折。此固定利用块间加压的原理达到骨折稳定的固定。而应注意若骨折块间有较大骨缺损时,一味强调骨折块间加压,可使两大骨折块之间距离减小,而影响与相对关节面的对应关系,此时螺钉固定,应以用全螺纹螺钉固定为好。
   
  2.2.2 支撑钢板的应用 在塌陷劈裂型骨折,塌陷范围较大,而劈裂骨块为小。在塌陷的关节面复位后,下方均匀存在有1个骨缺损区,需用植骨方式来填充骨缺损区。为防止复位骨折块的塌陷,且做到固定确实可靠,此钢板应运用于不同部位的解剖形态,如胫骨内外髁,分别应用T型或L型钢板。支撑性钢板的意义是指钢板的性能而言,除AO特异性钢板外,也可用一般钢板经过适合解剖部位的塑型来替代,此钢板本身无加压作用,骨折块间的加压需通过松质骨螺钉或骨栓来完成,这样往往能得到牢固的固定,本文病例利用此方法固定21例,均得到满意的固定,无内固定物松动脱落的并发症。
   
  2.2.3 骨缺损区的植骨 除内固定的作用外,骨缺损区的植骨是防止再塌陷的重要条件,由于缺损区的充填而减少了内植物所受的应力,是防止内植物折断和松动的重要因素。笔者在缺损区植骨方式为2种,一种取自髂骨的松质骨植骨,另一种为人工骨,前一种虽可取得良好效果,但需要另做切口取骨,增加患者痛苦。近来我们应用人工骨充填植骨15例,无不良反应,取得良好效果。
    
  2.2.4 关节其他损伤的修复 在胫骨髁骨折中,除骨折外,伴半月板损伤36例,交叉韧带损伤15例。这些结构的损伤在做骨折复位内固定时,应尽可能早期进行修复,以防止今后引起关节不稳定和关节内紊乱,本组交叉韧带损伤,尤为在附着点损伤外,均作修复固定。半月板边缘损伤做缝合修补,合并有体部实质部位损伤则作切除术。
   
  2.2.5 早期进行关节功能活动 在牢固的内固定基础上,早期进行关节功能活动是恢复良好功能的重要条件。膝关节可将肢体放置在CPM上进行功能活动。足踝部可在热疗基础上作轻柔手法,以活动足踝各关节,防止发生僵硬。本文病例优良率达85%,大部分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或近于正常。
   
  2.2.6 影响预后的因素 (1)损伤严重性:在严重粉碎骨折,关节软骨面不能达到理想复位,且由于骨折粉碎性,而不能得到牢固的内固定而影响早期功能锻炼。本文4例胫骨髁骨折,效果为差。(2)伤口感染:本文10例皮肤坏死和异物反应所致发生感染,因感染伤口存在,影响关节功能锻炼,而同样是影响疗效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Honkonen SE.Classification of fractures of the tibial Condyles.J Bone Joint Surg,1992,74B:840.
   
  2 马元璋.关节骨折.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2,124.
   
  3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209.
   
  4 Muller M E.Manual of internal fixation,2nd.Berlin,Heidberg,New York:Springer Verlag,1979,28.
   
  5 刘沂.关节内松质骨骨折的加压内固定治疗.中华骨科,1991,11(4):258.  

  (编辑子 涵)

  作者单位:154100黑龙江省鹤岗市矿业集团总医院骨外科 

作者: 汪宏伟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