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广东肝癌治疗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以TACE联合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获良好疗效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本报广东讯最近,广东省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镜激光科黎建军、徐国良等通过研究发现,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肝癌的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综合治疗以及反复治疗,而手术是......

点击显示 收起


  
  本报广东讯 最近,广东省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中山大学肿瘤
防治中心内镜激光科黎建军、徐国良等通过研究发现,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
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肝癌的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综合治疗以及反复治疗,而手术是肝癌
治疗的首选方法。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仅有20%的肝癌患者可以接受手术治疗。
此外,对肝癌患者采用TACE治疗,虽可使其肿瘤血供减少、肿瘤体积缩小和临床
症状改善,但该治疗仍有肿瘤碘化油沉积率(碘化油沉积面积和肿物最大横断面
积之比)不理想(疗效欠佳)的局限性。
  为了寻找到有效的、适合于大多数肝癌患者的治疗方法,黎建军、徐国良等
开展了HIFU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他们将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
中心近期住院的5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其中,男51例,女8例;患
者年龄在31~75岁;按国际抗癌协会(UICC)TNM分期,肝癌I期者2例,Ⅱ期者8
例,Ⅲ期者13例,Ⅳ期者36例;肿瘤最大直径在3厘米以下者3例,3~5厘米者15
例,8~10厘米者17例,10厘米以上者24例;血甲胎蛋白正常(25微克/升以下)者
7例,25~400微克/升者11例,400微克/升以上者41例。
  研究者将上述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47例,接受TACE治疗后2~3周再接受HIFU
治疗)和单纯治疗组(12例,仅接受HIFU治疗)。在对联合治疗组进行TACE治疗
时,研究者采用碘化油作为该治疗的栓塞剂。在对两组患者进行HIFU治疗时,研
究者对瘤体直径小于5厘米者(6例)采用完全覆盖法进行治疗,治疗范围包括整
个肿瘤病灶和肿瘤边缘两厘米以内的正常肝组织;对瘤体直径大于8厘米、肋骨
重叠、肿瘤紧邻或累及大胆管、大血管、心脏、膈顶、胆囊等的患者(53例),
研究者采用部分覆盖法对其进行治疗;HIFU治疗的过程分术前超声定位、体位选
择和固定、麻醉、术中超声定位、肿瘤靶区治疗,治疗时间为73.8~303分钟,治
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实时超声灰阶变化;HIFU治疗一般只行一次,对直径大
于8厘米的肿瘤可行两次以上治疗;HIFU治疗的间隔时间一般为一个月(主要视
患者的皮肤损伤恢复情况而定)。
  该研究获得了大量有意义的结果。
  在TACE的疗效方面,联合治疗组有33例患者在接受TACE治疗后,随即接受了
肝脏CT检查。结果显示,肿瘤碘化油沉积率超过50%者有18例,肿瘤碘化油沉积
率等于或小于50%者有15例,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TACE的
疗效不理想。
  在HIFU治疗前后的血甲胎蛋白水平变化上,治疗前59例患者中甲胎蛋白水平
正常者有7例,甲胎蛋白水平在26~400微克/升者有11例,超过400微克/升者有41
例;治疗后的相应数字分别为12例、24例、23例,说明治疗后甲胎蛋白由不正常
转为正常的例数增多,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在59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改变上,接受HIFU治疗一个月内,有33例患者
接受了CT检查,有26例患者接受了磁共振检查,其中31例(联合治疗组28例,单
纯治疗组3例)患者的肿瘤体积有不同程度(25%~100%)的缩小,平均缩小率
为53%;接受完全覆盖治疗的患者肿瘤缩小率为100%(6/6,联合治疗组4例,单
纯治疗组2例),其中1例患者在接受TACE联合HIFU序贯治疗后一个月,复查结果
显示病灶缩小,3个月后再次复查的结果显示病灶消失;接受部分覆盖治疗患者
的病灶缩小率为47%(联合治疗组为45%,单纯治疗组为33%;HIFU治疗后所有
患者的CT复查结果显示,其瘤区密度降低;患者的磁共振复查结果显示,其瘤区
T1WI呈稍高信号,T2WI呈不均匀低信号,尤以后者改变显著;增强扫描CT及磁共
振检查结果显示,接受HIFU治疗后,患者肿瘤信号非增强区周边可见较均匀的环
状增强信号带,表示肿瘤周边水肿及肉芽组织形成。
  两组疗效比较表明:在联合治疗组中,有效为28例,无效为19例;在单纯治
疗组中,有效为3例,无效为9例;联合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治疗(P<0.05)。
  在肿瘤碘化油沉积率与HIFU治疗的疗效关系上,联合治疗组18例肿瘤碘化油
沉积率超过50%的患者中,HIFU治疗有效者12例(67%),无效者6例(33%);15例
肿瘤碘化油沉积率等于或小于50%的患者中,HIFU治疗有效者4例(27%),无效
者11例(73%),显示前者的疗效优于后者(P<0.05)。
  在HIFU治疗的不良反应方面,所有接受该治疗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
烧伤——主要发生在超声通路(指超声波在人体传递时经过的组织)皮肤上,少部
分发生在治疗对侧(指超声波从一侧传递至对侧部位)皮肤上;患者中I度(红斑
性)烧伤有8例,Ⅱ度(水泡性)烧伤有48例,Ⅲ度(深度)烧伤有3例;有5例
出现发热(体温不超过38度),有两例出现急性胆囊炎(与肿瘤靠近胆囊有关,
术后数日即恢复正常),有两例出现术中一过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左叶肿瘤靠
近心脏有关,停止治疗后患者分别于3分钟、5分钟后恢复窦性心律)。
  研究人员介绍,HIFU是近年来兴起的局部消融肿瘤的方法,它利用超声波的
方高性和聚焦性好的特点,将体外低能量的低频超声聚焦于体内的靶区,并利用
超声波的生物效应,使靶区的焦点温度瞬间达到65~100度,使靶区组织产生凝固
性坏死,从而达到局部消融肿瘤的目的。在B超监测下,HIFU可实现肿瘤的实时
和适形治疗。国内文献表明,HLFU对于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等多种实体肿瘤有灭
活作用。但目前在HIFU治疗肝癌的应用上仍存在诸多限制,如虽然部分超声波可
经肋间隙进入肝组织,但肋骨反射使超声波到达靶区的能量大大减少;治疗时间
过长使HIFU治疗的麻醉环节风险增加;HIFU治疗导致的皮肤烧伤限制了其治疗剂
量的增加;HIFU治疗在破坏肝癌组织的同时,增加了肝损害的机会。因此,如何
提高超声波的生物学效应、减少HIFU的治疗时间,成为该治疗成败的关键之一。
  研究人员认为,超声波的热效应及其所经过组织的声吸收系数,与相邻组织
的超声波阻抗差有关。因此,要提高HIFU的疗效,关键在于改变肿瘤区超声波阻
抗的差别,并提高其超声吸收系数,从而提高HIFU治疗的热效应,减少治疗功率
及治疗时间。TACE治疗中使用的碘化油是目前肝癌介入治疗中应用最广且疗效显
著的血管栓塞剂,由于它含有重离子碘,故其表面与相邻的肝组织相比有相当大
的声阻抗,其超声波热效应非常明显。同时,碘化油在临床影像学(如X线、CT
或B超)监测下有定位作用,因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媒质,可使HIFU联合TACE治
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更为显著。
  研究人员指出,TACE联合HIPU治疗原发性肝癌之所以有上述协同效应,可能
是因为TACE栓塞了肿瘤主要供血动脉,减少了HIPU的热散失,而碘化油的沉积不
仅具有定位作用,而且对HIPU的热效应具有协同作用,可增大肿瘤区的声阻抗差,
并提高其声吸收系数,从而使HIPU治疗中的热效应更为明显。同时,HIPU对化疗
药物(如多柔比星、氟尿嘧啶以及丝裂霉素等)起着增敏作用。综上所述,HIFU
与TACE联用相得益彰,有可能成为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一种首选方法。
   (陈金伟)

作者: 2006-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