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骨科

我国脊柱外科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第三届国际脊柱侧凸研讨会展现我国自主技术创新成果本报北京讯5月20日,由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脊柱侧凸研讨会暨脊柱外科新技术学习班”,在该院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卢士壁等一批国内外知名脊柱侧凸专家,在会议上作了精彩的报告和学术演讲。与会专家的报告表明......

点击显示 收起


  ——第三届国际脊柱侧凸研讨会展现我国自主技术创新成果
本报北京讯 5月20日,由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脊柱侧凸研讨会暨脊柱外科新技术学习班”,在该院召开。我国以及来自美国和欧洲、南美地区国家的600余名骨科专家,应邀出席了本次大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卢士壁等一批国内外知名脊柱侧凸专家,在会议上作了精彩的报告和学术演讲。
与会专家的报告表明,我国脊柱外科技术已经步入自主创新之路,并显示出良好的应用与发展前景,部分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不需植骨融合矫正脊柱侧凸的内固定装置(PRSS),由北京协和医院首创。该院骨科叶启彬教授在会议报告中指出,矫正脊柱侧凸的欧美方法,在治疗生长中儿童的脊柱侧凸时,需多次延伸内固定和进行广泛的脊柱植骨融合,从而影响了儿童脊柱的生长和运动。而应用PRSS矫正儿童脊柱侧凸,手术时不需要植骨融合,一次手术即能满意矫正脊柱侧凸及维持矫正,而且不用多次延伸内固定——术后PRSS能随儿童脊柱生长而自动延伸(平均增高11.13毫米),所以能有效防止患儿术后出现躯干短小畸形和一部分“曲轴”现象。治疗完成后,患儿的脊柱屈伸活动功能接近正常。
生物力学测试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证明,在放置PRSS后,PRSS对脊柱凸侧的侧推力,可在脊柱两侧软骨终板上产生不对称应力,在侧弯凸侧产生压应力,而在凹侧产生张应力,同时,凸侧椎体终板软骨较凹侧出现更多的X型胶原表达,说明在压应力增加侧,椎体终板软骨细胞的分化、骨化或蜕变提前并加速,使该侧终板软骨的生长受到抑制,而侧弯椎体两侧的不平衡生长,就起到了矫正脊柱侧弯的作用。
此外,PRSS还能用于脊柱后凸畸形的矫正、前路脊柱旋转的矫正和固定以及脊柱滑脱和脊柱骨折的治疗。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卢士壁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专家。其科主任王岩在经验回顾报告中介绍,该科开展的“人工关节的研制与应用”、“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股骨头坏死系列治疗”研究,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是国内惟一的同一学科3次获此殊荣的单位。
近年来,该科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在脊柱外科领域形成了一系列有特色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其中部分技术为国际或国内首创:在国际上首创了“颈椎前路可吸收板和椎间融合器治疗颈椎病”的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将记忆合金棒与现代椎弓根技术相结合,研制成功了具有三维矫形功能的“新型记忆合金棒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脊柱侧凸的临床治疗之中。
此外,该科在亚洲最先开展了“人工颈椎间盘植入术治疗颈椎病”的技术,被国际骨科组织授予“亚洲颈椎病治疗及随访中心”,先后培训了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及韩国和日本的近百名颈椎病临床医生。该科每年平均治疗300多例脊柱侧凸及其他脊柱畸形患者,其脊柱畸形矫正效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他们在国内最早采用射频技术和椎间盘镜微创技术实施脊柱微创手术,并针对老年人常见的因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采用其自行设计的“记忆金属网球植入压缩椎体内的椎体成型术”进行治疗,使患者彻底告别了过去术后需卧床3个月的历史,创造了患者手术后即可下地行走的奇迹。
其他与会专家还就脊柱侧凸的病因、分型、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微创治疗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同时还分别介绍了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肿瘤的治疗以及人工椎间盘置换、脊柱微创手术等脊柱外科领域的最新进展。
(王继荣 黄余红)
作者: 2006-8-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