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神经科

脊髓空洞源性脊柱侧弯椎旁肌乙酰胆碱受体向突触后膜外细胞膜面的扩散及意义

来源:医学空间
摘要:《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7年第28卷第9期中国研究者通过测定椎旁肌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受体向突触后膜以外细胞膜面的扩散,判断脊髓空洞源性脊柱侧弯椎旁肌失神经支配的存在与否,并探讨与脊柱侧弯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者将患儿......

点击显示 收起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7年第28卷第9期 中国研究者通过测定椎旁肌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受体向突触后膜以外细胞膜面的扩散,判断脊髓空洞源性脊柱侧弯椎旁肌失神经支配的存在与否,并探讨与脊柱侧弯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者将患儿分为3组:空洞-侧弯组25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组16例,非脊柱侧弯组10例。切取脊柱左右两侧的骶棘肌组织,在-30℃下冰冻切片。乙酰胆碱受体用结合Texas Red-X的α-银环蛇毒素(红色荧光)染色,乙酰胆碱酯酶被结合Alexa Fluor 488的抗体(绿色荧光)染色。在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和拍照,红色荧光的强度和显影部位均明显大于绿色荧光为结果阳性。结果发现所有标本均成功双标荧光染色。非脊柱侧弯组和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组标本中,脊柱左右两侧骶棘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空洞-侧弯组中14例出现阳性结果,阳性率为56.0%,其中凸侧阳性率为44.0%,凹侧阳性率为28.0%。在小脑扁桃体下移Ⅰ°与Ⅱ°以上组间,张力性空洞与非张力性空洞组间,空洞长度≤10个椎体与〉10个椎体组间,Cobb角≤45°与Cobb角〉45°组间,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研究者得出结论,脊髓空洞源性脊柱侧弯患儿椎旁肌乙酰胆碱受体发生了向突触后膜以外细胞膜面的扩散,提示存在椎旁肌失神经支配现象,椎旁肌肌力不平衡可能为导致此类脊柱侧弯的发生机制之一。
作者: 2009-1-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