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生物能源

武汉研发出生物柴油提取新技术

来源:长江日报
摘要:该所负责人介绍,高蓄能油菜培育的成功,将推动我国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据了解,目前,武汉地区的科研院所都在积极研发提取生物柴油的新技术,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都有了新成果。昨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苗圩来到这两家单位,专题调研生物柴油的发展情况。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的提取方法,......

点击显示 收起

        昨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获悉,由该所培育出的“中油-0361”高蓄能油菜新品种系种籽含油量高达54.72%,高出了2001年由浙江省农科院培育成功的“超油二号”近2个百分点,成为国际上含油量最高的油菜新品系。目前,已通过国家农业部的测试。  

        这种高蓄能油菜是利用聚合育种、诱变技术和小孢子培养手段相结合选育出的特高含油量新品系,种籽含油量较长江中游现大面积推广的一般油菜品种提高25%以上,亩产达180公斤。  

        该所负责人介绍,高蓄能油菜培育的成功,将推动我国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目前,武汉地区的科研院所都在积极研发提取生物柴油的新技术,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都有了新成果。昨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苗圩来到这两家单位,专题调研生物柴油的发展情况。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的提取方法,是在国内外首次提出的共沸蒸馏酯化-转酯化生物柴油生产技术,此项技术不仅可以从菜籽油、大豆油等植物油中提取生物柴油,更可以利用地沟油、煎榨废油等废弃油脂来提取生物柴油,转化率高达98%以上。而华中农业大学的新研究,则变传统的从油菜籽到菜籽油再到生物柴油的方法,直接从油菜籽中提取生物柴油,并将提取后残留的“饼粕”再利用。  

        对武汉地区科研院所在发展生物柴油上取得的成果,苗圩深感欣慰,他说,能源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生物柴油体现的是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解决能源紧缺的瓶颈。苗圩表示,湖北是我国最大的油菜生产地,武汉市将在技术研发、科普推广、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对生物柴油的发展给予支持,让更多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真正成为地方发展的优势。  

        市领导程康彦、袁善腊参加调研。  



        油脂提取和转化同时进行  油菜籽仅一道工序变生物柴油  

        昨日,华中农业大学一处草坪上,该校油菜籽深加工研究专家吴谋成教授,在助手配合下,把一桶飘溢着浓浓菜籽油气味的淡黄色液体倒进一台柴油发动机内,然后摇动发动机摇把,只几下,发动机就突突突地转动起来。  

        这种淡黄色液体是一种生物柴油,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生物柴油。主要研发人之一的吴谋成教授介绍,它与传统生物柴油最大的不同在于:传统的方法是先将油菜籽榨成菜籽油,再把菜籽油转化为生物柴油,这两道工序原料浪费大,环境污染物多,生物柴油和甘油的分解过程比较复杂,而且提取的生物柴油必须添加一定比例的天然柴油才能使用;而华农的这项新技术,是直接将油菜籽中的油脂提取和转化同时进行,将两道工序变为一道工序,不但减少了菜籽榨油的成本消耗,大大降低了生物柴油成本,而且为后面的辅助产品生产埋下了伏笔。  

        在提取过程中,吴教授又创造性地加入了一种高活性的“酯交换固体催化剂”,使原来不易分离的油物质变得容易分离,从而把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和废酸液降到最低,避免了环境污染,同时得到高质量的生物柴油和甘油产品。  

        提取生物柴油后形成的生产“废料”——饼粕,还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根据吴谋成进一步研发的成果,这种饼粕可以大量提取饲用浓缩蛋白,回收和制备菜籽多糖、菜籽多酚、植酸,其产值和利润比饼粕高几十倍。目前,饼粕综合提取程序已经在华农投产并产生巨大效益。  

        据悉,这种生物柴油提取技术是国家“十五”科技重点攻关计划的分支内容,已被列为省农业厅重点推广项目,省市领导曾多次前往调研。  

        吴谋成教授告诉记者:从油菜籽直接到生物柴油,这种提取方式,目前在世界其他国家还没有出现。这种生物柴油可确保-10℃以上气温不冻结,相当于-10号柴油,而且不需要添加天然柴油就可以直接使用。  

        目前,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面对全球化的石化能源紧张趋势,发展生物柴油替代燃料迫在眉睫。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科学家们曾经从大豆、油菜、玉米秸秆、甘蔗秸秆中尝试提取生物柴油,大都因为成本过高、需要原生柴油添加、工艺复杂等原因进展甚微。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