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生物能源

“绿色油田”:从田野到森林

来源:荆楚网
摘要:然而,这一切,在给游人以绿阴、给农人以丰收希望的同时,在油料专家眼中都成了呼之欲出的“绿色大油田”。日前,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继攻克菜籽油、废弃油转化为生物柴油技术之后,又在国内率先攻克了棕榈油转化为生物柴油的核心技术,将“绿色油田”从田野拓展到森林。菜油变柴油,两道难题一起解我国是世界最大的......

点击显示 收起

  “一亩能膏万口肠,油棕毕竟是油王。花生九倍差堪拟,椰子千枚难较量。”这是诗人郭沫若当年盛赞油棕的诗句。但诗人料想不到的是,油棕果除榨油食用外,还有更广阔的用途。



  早春二月,万物勃发,荆楚广袤的田野上,油菜花散发着沁人的芬芳。在海南岛、西双版纳和更遥远的赤道地区,高大而稠密的油棕,犹如天然的华盖,正遮挡着热带炽热的阳光。然而,这一切,在给游人以绿阴、给农人以丰收希望的同时,在油料专家眼中都成了呼之欲出的“绿色大油田”。



  日前,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继攻克菜籽油、废弃油转化为生物柴油技术之后,又在国内率先攻克了棕榈油转化为生物柴油的核心技术,将“绿色油田”从田野拓展到森林。



  菜油变柴油,两道难题一起解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油菜籽生产国,而我省则是全国最大的油菜籽生产省,种植面积、产量多年稳居全国第一。



  然而,近年来我省油料种植面积不断下滑。2005年,全省油料种植面积较上年减少7.56万公顷,油菜播种面积同比减少约3.3万公顷。去年,全省油料种植面积则降至135.37万公顷,同比又减少10.65万公顷。不仅我省如此,全国油料种植面积也呈下滑趋势。仅2005年长江流域油菜秋播面积就比上一年度下降30%。



  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黄凤洪研究员认为,原因在于我国油料市场不断受到海外低廉的大豆油、棕榈油的冲击。仅2006年1月至9月,我国进口棕榈油达到320万吨,同比增加48.8%。



  农产品的出路在哪里?



  “出路就在于将植物油转化为生物柴油。”黄凤洪说,菜油变柴油,还可破解我国的能源难题。他介绍,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原油供给进口依存度不断上升。数据表明,2005年我国石油需求量为3.2亿吨,其中当年石油净进口1.36亿吨,对外依存度上升到42.9%,预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60%左右。随着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和资源的日益匮乏,石油供给压力已严重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去年初,喝着生物柴油的拖拉机在油料所院内“突突”欢快地跑动,去年9月,华中农大生物柴油中试车间“出油”,这标志我省油菜籽转化为生物柴油的技术瓶颈被打破。



  同时,随着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的含油量高达54.72%的高蓄能油菜新品系及菜籽饼粕深加工技术成熟,油菜籽转化生物柴油产业化的原料来源、生产成本高、环境污染等三方面的瓶颈,也在一一突破。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说,长江流域有3亿亩冬闲田,若全部种植优质能源油菜新品系,将相当于每年可造1.5个“绿色大庆油田”。



  化害为利,废弃油脂成“香饽饽”



  生物柴油要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首要是解决原料供应问题。



  专家认为,在不跟食用油“争嘴”的情况下,除依靠油菜籽转化生物柴油外,应进一步扩展生物能源的原料范围。



  据悉,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和华中农大在着力选育高含油油菜新品系的同时,油料作物研究所还在100多种植物中,找到了适合我省种植的油莎豆、扶芳藤、续随子等多种含油植物,将生物能源的原料产地从大田扩展到高山和荒坡滩涂地带。同时,他们又将目光放在更具经济竞争优势、价格低廉的废弃油。



  黄凤洪说,地沟油、泔水油、废煎炸油、油脚等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油脂数量,每年达数百万吨。仅武汉市每年产生的潲水油就不少于5万吨。



  然而,目前全国约有1/3的地沟油、泔水油、废煎炸油、油脚等被回收用于煎炸食物,另有1/3又重新流入餐桌食用,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黄凤洪认为,若针对废弃油脂分布散、杂质多的情况,建立有效回收平台,稳定原料供应,不仅能真正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而且可有效保证生物柴油的原料稳定供应。



  据悉,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和华中农大变废弃油脂为生物柴油制备技术均已成熟,并在批量生产。



  挺进森林,“绿色油田”延天扩地



  棕榈油为仅次于大豆油的世界第二大食用油。世界油棕产地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尼日利亚、巴西、委内瑞拉等地。



  和油菜、大豆、花生等相比较,油棕树含油量更高,棕榈油价格更廉。油棕果含油量高达50%以上,一株油棕每年可产油30千克至40千克。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棕榈油已成为世界植物油出口中的第一大类产品。据《油世界》统计,2003年世界棕榈油产量为2738.3万吨,出口2111.6万吨,占当年世界植物油出口总量的52.24%。而我国已成为世界棕榈油消费大国之一。



  然而,棕榈油主要成分为饱和脂肪酸,约占50%,比动物油脂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还高,长期食用,不利于人体健康,且棕榈油在常温摄氏24度以下便凝固。



  对此,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所长王汉中认为,随着棕榈油转化生物柴油核心技术被攻克,这不仅使“绿色油田”延天扩地,更有利于保障我国燃油安全和保护我国人民身体健康,而且有利于发挥其对我国油料市场拉动作用,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



  能源的“美丽新世界”——吴谋成谈我省生物柴油发展前景



  日前,全心致力于生物柴油研发的华中农业大学吴谋成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生物柴油这个能源“美丽新世界”前景广阔。



  问:目前国内生物柴油生产现状怎样?答:全国上马的生物柴油项目已有上百个,产能超过了300万吨。如安徽国风集团规划建设的年产60万吨生物柴油项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生物柴油项目,一期5万吨已完成安装调试。四川古杉集团生物柴油产能已达到年产17万吨。



  同时,一些国外企业也纷纷看好我国油料市场。如美国贝克生物燃料公司拟投资16亿至20亿美元,在攀枝花建设20万公顷麻风树基地,同时建设40万吨级生物柴油工厂。英国阳光科技集团拟投资40亿元人民币,在西南攀西地区种植6.7万公顷麻风树,并设立研发基地和建立炼油厂。在华东地区,奥地利碧路生物能源落户江苏南通,一期投资8400万欧元,今年底竣工后将形成26.5万吨年产能,远期目标为100万吨。



  问:我国生物柴油长远发展蓝图怎样?



  答:生物柴油作为可再生能源,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原机械工业部和中石化总公司曾拨专款开始专项研究。2004年,国家科技部启动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生物燃料油技术开发”项目。国家“十一五”规划则明确规定,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扩大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



  去年4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就我国生物燃料产业发展作出3个阶段的统筹安排:“十一五”实现技术产业化,“十二五”实现产业规模化,2015年以后大力发展。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年生产生物柴油100万吨;到2020年,年生产生物柴油将达到900万吨。



  问:我省生物柴油研究进展如何?答:我省除依托华中农大和中国农科院武汉油料所这两个中心在从事生物柴油研究外,其他一些单位也在从事此研究。目前中国农科院武汉油料所已完成年产2000吨生物柴油的生产线安装,并已批量生产。华中农大年产200吨的生物柴油中试车间于去年上半年已建成,与天门华成等公司合作,年产2000吨生物柴油的生产线也已于去年9月建成。



  问:我省生物柴油产业化下一步将如何发展?



  答:下一步将利用长江流域大量冬闲田,扩大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同时选育产量更高、含油量更高油料新品种,并加大科技攻关,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与油料加工龙头企业合作,扩大生产规模。如华中农大通过与天门华成公司、老河口回天油脂公司、荆门日月油脂公司、浠水华益公司等合作,预计今年生物柴油生产规模将达2万吨,明年达10万吨,年处理油菜籽30万吨。



  两大瓶颈亟待突破



  新闻背景



  永不枯竭的生物柴油,必将是未来石化柴油的良好替代品,同时将植物油转化为生物柴油,也是我国油料产业发展的潜力和希望所在。随着生物柴油制备技术难题一一被攻克,我省生物柴油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制约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下一步该如何突围?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长王汉中研究员。



  主持人:记者唐晓安



  嘉宾: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长王汉中研究员



  时间:2月6日



  主持人:目前制约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瓶颈还有哪些?



  嘉宾:政策和资源是当前制约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两大瓶颈。政策上,国家成品油补贴政策,抑制了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资源上,由于我国油菜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连年下降,造成生物柴油原料供应不足。



  主持人:国家成品油补贴政策为何抑制了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嘉宾: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导致国内成品油和国际原油价倒挂。继前年国家财政一次性给予中石化近100亿元补贴的基础上,去年又给予50亿元财政补贴。



  这一政策的负面影响是,鼓励社会多消耗矿物成品油,加剧我国石油紧缺局面与对国际原油依赖度以及大气环境污染。同时国家财政补贴原油炼制企业,实质是拿社会纳税人的钱补贴少部分耗油阶层,无形中加剧了国家财政负担与社会不公平。相反,目前国家对发展生物柴油却没有财政支持政策,在当前生物柴油成本高居不下的情形下,这无形中抑制了清洁环保可再生的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



  主持人:我国是油料生产大国,为何资源因素也成为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瓶颈?



  嘉宾:由于受片面食物安全观影响,认为粮食只指水稻、小麦、玉米等禾谷类作物,而将油菜、大豆等油料作物排斥在国家最低粮食保护价政策之外,在国外廉价劣质转基因大豆油、棕榈油的冲击下,我国油菜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连年下滑,造成生物柴油原料供应不足。



  主持人:如何突破这两个瓶颈?嘉宾:一是进一步加强技术攻关,降低生物柴油炼制等制备成本;二是国家要制定促进生物柴油生产、销售、使用等相关扶持政策。如出台类似燃料乙醇的财政补贴、规定添加标准等扶持政策,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和打开国内市场;三是国家应出台扶持油菜、大豆等油料作物种植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冬闲田,扩大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为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



  链接国际生物柴油发展近况



  近年来,国际生物柴油产业发展迅猛。美国、加拿大、巴西、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都在积极发展该产业。美国政府规定,到2010年生物柴油年产量要提高到1200万吨;泰国能源部规划,到2012年每天生产生物柴油850万升。巴西则要求未来生物柴油要占全国柴油总消耗量的10%。



  目前,生物柴油使用最多的是欧洲。德国生物柴油的年生产能力已突破100万吨,法国为40万吨,意大利为33万吨。



  欧洲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主要为菜籽油,美国为大豆油,日本为工业废油和废煎炸油,东南亚则为棕榈油。



  由于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高于普通柴油,美国、德国、法国、丹麦、意大利、爱尔兰和西班牙等国,对生物柴油都采取了相应的扶持政策。



  德国农民种植生物柴油原料油菜籽可获1000马克/公顷补贴,并对制造生物柴油予以免税;法国对生物柴油实行零税率,并规定普通柴油中必须掺加5%的生物柴油;意大利也对生物柴油实行零税率,奥地利税率则为石油柴油的4.6%。



  同时,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提高石油和天然气的燃油气税、终止补贴等,来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



  此外,生物柴油已有欧洲、美国产品标准。



  生物柴油ABC



  生物柴油是以油脂为原料,通过分解、酯化而得到的长链脂肪酸甲酯,性能与0号柴油相近。生物柴油由德国聂尔公司于1988年发明,是一种可以替代普通柴油使用的环保、可再生能源。



  生物柴油原料可以是植物油脂(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棕榈油等)、动物脂肪以及废餐饮油、地沟油等。



  使用生物柴油的优势除了可再生、可降解以外,关键在于无需对现有柴油机进行改动,对石油运输分销的设施兼容性好,市场易于接受。



  同时,使用生物柴油的发动机排放的尾气有害物比石化柴油降低了近50%,其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颗粒物会显著减少,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排放标准。



  此外,生物柴油生产使用的植物还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固化在土壤中,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利用废食用油生产生物柴油,可以减少含有毒物质的废油重新进入食用油系统;在适宜的地区种植油料作物,可保护生态,减少水土流失。
作者: 2007-2-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