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生物能源

政策支持覆水难收 生物燃料不会“中场休息”

来源:半月谈
摘要:在会议上,生物燃料是不是导致当前粮食危机的“幕后黑手”之一,引起各方广泛争议,生物燃料的未来命运笼罩着疑云。遭人诟病的生物燃料在此次高级别会议中,各方对生物燃料的批评集中在以下三个领域:首先,发展生物燃料引发粮价上涨。生物燃料是吃粮食的“老虎”,经常被引用的一个例子是,制造25加仑(1加仑约合4。5升......

点击显示 收起

        短短一年间,大米价格上涨近50%,谷物和蔬菜油价格翻了一番,穷人的苦日子雪上加霜。在这种背景下,世界粮食安全高级别会议今年6月初在意大利罗马拉开帷幕。  



        在会议上,生物燃料是不是导致当前粮食危机的“幕后黑手”之一,引起各方广泛争议,生物燃料的未来命运笼罩着疑云。  



        遭人诟病的生物燃料  



        在此次高级别会议中,各方对生物燃料的批评集中在以下三个领域:  



        首先,发展生物燃料引发粮价上涨。生物燃料是吃粮食的“老虎”,经常被引用的一个例子是,制造25加仑(1加仑约合4.5升)的生物乙醇所需的粮食可以养活一个人一年,而这些乙醇只能加满一辆SUV汽车的油箱。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在会上批评说,发达国家每年拿出数百亿美元补贴农场主种植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作物,为的是将上亿吨的谷物从人们的盘子里夺走,用于装满汽车油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全球对主要粮食作物需求的增长部分中,约有一半源于美国等国家发展生物燃料。美国今年生产的1/3的玉米将被用于生产乙醇,美国出口玉米的能力已经受到影响。  



        其次,发展生物燃料破坏环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一份关于生物燃料的报告中说,生物燃料“所提供的对策,可能比它想要解决的麻烦还糟糕……它将扰乱市场,却未给环境带来很大好处。……如果考虑到酸化、使用肥料、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农业杀虫剂的毒性,乙醇和生物柴油对环境的总体影响远远超过汽油和矿物柴油对环境的影响。”  



        第三,发展生物燃料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生物燃料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少的绿色能源。但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由于发展生物燃料可能破坏森林和湿地,导致其中储存的大量碳散发到大气中,反而会加剧全球变暖。  



  政策支持覆水难收  



        解决生物燃料的问题,至少有两条可供选择的出路:一是全面暂停生物燃料生产;二是为生物燃料生产寻找新的途径。  



        对于生物燃料的批评其实只是近一两年才出现的,而对于它的长期正面评价则使许多国家早就制定了支持生物燃料的政策。这意味着全面暂停生物燃料生产的经济损失将是巨大的。  



        生物燃料是指通过生物资源提取生物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等,用以替代汽油和柴油。早在一个世纪前,德国科学家就曾试用花生油驱动内燃机。自20世纪末开始,由于环境污染、石油储量有限和价格上涨等一系列原因,生物燃料以其可再生、污染低等优点,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得到多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美国国会2005年提出目标:在2012年把美国运输用燃料中的乙醇增加一倍,达到75亿加仑。2007年1月,布什总统把这个目标提升为2017年前生物燃料使用量达到350亿加仑,同年6月,美国参议院又把这个目标修正为2022年前360亿加仑。  



        欧盟已经宣布希望在2020年前用生物燃料代替10%的运输用燃料。日本政府、企业和大学等组成的产官学机构联合议定,2015年前在日本实现年产2亿升低价生物燃料的量产目标。  



        拉美地区近年出现“掘金”生物燃料的热潮。巴西原本就是生物燃料生产大国,2008年,巴西政府又先后两次提高柴油中生物柴油的比例,使巴西生物柴油的年需求量从8.4亿升激增到12.6亿升。墨西哥政府则决定到2012年,把专门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农作物耕种面积升至至少30万公顷。阿根廷政府2007年签署生物燃料法修正案,对生物燃料生产企业实行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  



  庞大产业链已现雏形  



        政府力挺使生物燃料作为一块未来的市场蛋糕迅速进入烹制过程。在美国,华尔街的经理人、风险资本家、甚至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都在投资建设乙醇提炼厂。据美国新能源金融公司估计,2006年仅华尔街就有170亿美元的资金流向美国的生物燃料等可再生能源项目,比2004年增长了89%。  



        除此以外,全球性的农产品加工公司正在朝着生物资源企业方向转型,这是整个产业发生变化的表现。  



        美国和欧洲的大部分农作物都是由邦奇公司、嘉吉公司和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ADM)三家超大公司加工的。ADM公司率先向生物燃料企业转型,现在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乙醇提炼公司,被称为“乙醇业的埃克森-美孚(全球最大石油企业)”。  



        开发生物燃料的经济效果已经初步显露。据2006年的统计,美国有109家乙醇加工厂,分布在20多个州。仅2005年一年,乙醇生产就为美国创造了15.3万个就业机会,并使美国家庭收入增加了50亿美元。  



        在生物燃料快速进步的同时,其下游企业的范围也在扩展。除了传统的汽车行业外,航空业也可能加入其中。2008年2月,英国维京大西洋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47客机进行了一次由生物燃料提供部分动力的飞行试验,并取得成功。这是世界上首次在商用客机的飞行中使用生物燃料。  



        中国经验提供思路  



        如何解决生物燃料与人争粮、与粮争地的问题呢?  



        世界粮食安全高级别会议通过的最后宣言《气候变化和生物燃料的挑战》指出,生物燃料的发展带来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深入研究生物燃料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在确保世界粮食安全的同时,推动生物燃料的生产和使用,同时各国应就此开展有效的对话。  



        其实,对于生物燃料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使用粮食提取乙醇等。与乙醇相反,把农业残留物例如玉米秆、稻草、麦秆等废物利用,提取乙醇,则是得到各方一致支持的。  



        在生物燃料整个产业链条上,有多个环节已经或可能出现科技突破,为生物燃料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2008年2月,美国杜邦公司报告,他们在玉米的6号染色体上找到了一个基因,通过处理,玉米的含油量和油酸含量可以分别提高41%和107%。  



        与此同时,欧洲提出了发展第二代生物燃料的构想。与第一代生物燃料不同,第二代生物燃料可以由任何生物物质制成,不管是木头、植物残渣还是秸秆。  



        发展生物燃料的副作用,部分是可以通过政策和法律进行控制的。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此次大会发言时强调,中国将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生物燃料发展道路,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严格控制用玉米、油料等粮油产品生产生物燃料,坚持充分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农村废弃物发展生物能源。  



        据介绍,我国发展生物燃料,主要是用非粮食的东西,比如说用甜高粱、文冠果等。这些植物大多生长在盐碱地、荒地荒山上。我国只有4个工厂利用粮食生产乙醇,每年的产量在102万吨左右,原料使用的是储备粮中的陈化粮。
作者: 2008-6-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