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生物能源

生物柴油为何成“鸡肋” 原料短缺难以为继

来源:央视国际
摘要:在各种新能源当中,从动植物油脂中提炼出的生物柴油,公认是优质的石化柴油替代品,它污染小、原料可再生,也被称为绿色柴油,这些年,国内不少企业把钱投在提炼生物柴油上,按理说,正好赶上油价不断上涨、柴油供应紧张的当口,这些炼油厂日子应该非常好过,但我们却发现一些生物炼油厂现在却已经揭不开锅了,这到底是怎......

点击显示 收起

  今天我们继续来寻找新能源。  

  在各种新能源当中,从动植物油脂中提炼出的生物柴油,公认是优质的石化柴油替代品,它污染小、原料可再生,也被称为"绿色柴油",这些年,国内不少企业把钱投在提炼生物柴油上,按理说,正好赶上油价不断上涨、柴油供应紧张的当口,这些炼油厂日子应该非常好过,但我们却发现一些生物炼油厂现在却已经揭不开锅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被称为"绿色柴油"的生物柴油面临揭不开锅的困境  

  胡谅伦,是青岛城阳区广源发生物柴油厂的负责人,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在为厂里的停产而着急上火。  

  青岛广源发生物柴油厂董事长胡谅伦:"很着急,这么些设备投资这么大,都停在这,但从目前来看,我着急也没有办法。"  

  在这家生物柴油厂,记者看到,占地80多亩的厂区冷冷清清,车间外的院子里,竖立着大大小小的各种各样的成品油罐和原料油罐,整个厂区已经看不到工人的身影,在这些油罐旁停放着许多运送油品的罐装车,从这些车摆放的位置可以看出,已经停在这里长时间没有使用了。  

  青岛广源发生物柴油厂经理刘振德:"30多辆车,现在也都没事,现在都停下了,因为进不来原料,也出不去成品油。"  

  胡谅伦告诉记者,目前他们这个厂已经停产快一年了。  

  胡谅伦:"石油在不断的涨价,粮食也在不断的涨价,所有猪的大油也在提高价格,甲醇也在提高价格,从目前的角度我们是做不了,如果做下去企业还是要亏损的。"  

  胡谅伦一直从事炼油行业,2002年他开始研究用猪大油的下脚料、以及棕榈油炼制生物柴油,产品质量已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胡谅伦:"当时猪大油的价格又比较便宜,资源也比较多。"  

  胡谅伦认为,生物柴油不但原料比较丰富,而且在环保上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胡谅伦:"它的尾气排放是个零,在环保上完全是过关的。"  

  2006年7月,胡谅伦投资一千多万元建起了现在的生物柴油厂,年产能力达到10万吨,最初因油品价格低、质量可靠,很快便接到了大量的柴油订单,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他始料不及。  

  胡谅伦:"粮食涨价,甲醇涨价,主要是涨价问题。"  

  投产不到半个月,库存的30多吨猪大油、棕榈油等原料被用光,后继的原料补充不上来,刚刚开始运转的生产线只好停机,据了解,现在猪大油已经从原来的每吨2500元,猛涨到每吨8000多元,棕榈油也从原来每吨2800元,涨到现在的每吨12000元,而柴油的价格现在只有每吨7850元,远远低于原料的价格。  

  胡谅伦:"现在我们只能停了,没有别的办法。"  

  在青岛,因为缺少生物柴油原料而发愁的不仅仅是胡谅伦,辛华鹏,是青岛最早涉足生物柴油研究和生产的,他的青岛绿诺新能源公司在青岛也小有名气,现在他在青岛和济南各建了一个生物炼油厂,但目前同样也遇到缺少原料的困境。  

  青岛绿诺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辛华鹏:"这已经停了3个多月了。"  

  记者:"你们现在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辛华鹏:"现在情况比较惨,工人暂时都放假,等到合适利润空间时候再开始做。"  

  辛华鹏厂里所用的原料为城市宾馆饭店废弃的地沟油,考虑到青岛利用地沟油生产生物柴油的企业多,原料市场竞争激烈,两年前,他又筹资一千万元在济南建了一个生物炼油厂,以利用济南当地的地沟油,缓解原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  

  辛华鹏:"做生物柴油的工厂在济南目前只有一家。"  

  一年前因为原料短缺,辛华鹏忍痛停掉了青岛的生物炼油厂,以保证济南这边生物柴油的生产,但不管辛华鹏怎样苦苦地支撑,最后也没有逃脱厂里停产的厄运。  

  辛华鹏:"2004年批量生产的时候原料才1800元一吨,最便宜的时候1600元一吨,当时柴油的价格是4000多块钱,现在柴油是7000多块钱,原料是5000多。"  

  在辛华鹏的工厂,记者看到,因为没有生产,整个车间显得静悄悄地,生产的油罐发生器上、仪表盘上、办公桌上都布满了厚厚的灰尘,辛华鹏告诉记者,每个星期他都要从青岛来济南的厂里看上一次,面对着眼前闲置的设备,面对着空荡荡的厂房,此时辛华鹏感觉自己的心里也是空荡荡的,因为,这里投入了他全部的心血和财力,面对着记者的采访,他也时常表现得忧心忡忡。  

  记者:"你现在是一个什么心情?"  

  辛华鹏:"无奈,很沮丧,没有办法。"  

  无论猪大油、棕榈油还是地沟油,生物柴油这几种原料,今年价格都在成倍地暴涨,远远超过了柴油上涨的幅度,照这样做下去,胡谅伦和辛华鹏他们炼的生物柴油越多,赔的也就越多,还不如干脆关门,就在青岛这两家生物柴油厂日渐艰难的时候,青岛附近的莱西市却又有一家生物柴油厂开张了,它是不是能找到更便宜的原料?我们的记者赶到了莱西。  

  郑平安一直在青岛经营汽车生意,2007年他看好了生物柴油的发展前景,拿出全部家当,投资近两千万元在莱西新建了生物柴油厂,利用地沟油为原料生产柴油。  

  青岛福瑞斯生物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郑平安:"这是我们从小商贩收购的地沟油。"  

  记者:"这个多少钱一吨?"  

  郑平安:"这个现在是5400元一吨。"  

  记者:"你们最早是多少钱?"  

  郑平安:"最早是2800一吨,3000元左右。"  

  记者:"2800元是什么时候的价格?"  

  郑平安:"去年年底12月份。"  

  郑平安告诉记者,2007年建厂初期,他们以地沟油为原料,进行了生物柴油的试生产,取得了成功。  

  郑平安:"这就是依靠地沟油来做生物柴油,这就是我们的成品,我们都有试验。"  

  试验虽然做成了,但令郑平安没有想到的是,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的工厂还没有建成,但原料地沟油的价格却已经让他们难以承受。  

  郑平安:"我们当初建厂的时候一吨油能挣2000多块钱,现在只有几百块钱,不到1000块钱,等于基本上就是没有利润。"  

  地沟油的突然大幅度的涨价,让郑平安始料不及,也让他被迫放弃了用地沟油做为生产柴油原料的想法。  

  记者:"你们是等于是没有办法。"  

  郑平安:"只能是改其它的油脂做原料,下脚料来做生物柴油。"  

  而辛华鹏经过调查以后认为,对于郑平安以植物油的下脚料为原料上的想法,在工厂正式投产以后,很难实现。  

  辛华鹏:"目前它(胶东的植物油厂)原料也很难支撑,这么多的生物柴油工厂。"  

  记者:"为什么?"  

  辛华鹏:"原料太少。"  

  原料价格暴涨,炼油企业难以为继  

  胡谅伦、辛华鹏和郑平安三个人都掌握了生物柴油的生产技术,产品销路也都不错,但都卡在了原料供应上,辛华鹏告诉记者,地沟油、植物油下脚料,这些过去当成废物倒掉还嫌污染太大,现在却打着灯笼都不好找,为什么生物柴油的原料一下变得这么金贵?记者到地处青岛城乡结合部的一家地沟油生产厂进行采访。  

  在青岛的一家地沟油厂记者看到,车间里并没有记者想象得那么热闹,几名工人正在一个过滤池旁,倾倒收集到的地沟油,厂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现在收购生产地沟油的原料并不充足。  

  记者:"你们多长时间生产一次?"  

  青岛环科废油脂利用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春扬:"一个礼拜生产一次。"  

  记者:"为什么?"  

  孙春扬:"因为整个青岛市场收购地沟油是有限的,我们青岛一个月加工加起来的话两家地沟油厂不到100吨。"  

  这位负责人还告诉记者,现在由于利用地沟油作为原料的产品很多,企业间相互竞争,这就自然造成了地沟油的短缺。  

  孙春扬:"塑料行业用的增塑剂,还有一个是脂肪酸,它们都可以用到我们产品,它们也需要这样的产品,所以就造成几个项目来争一个原料。"  

  采访中孙春扬拿出了他们企业与青岛各个宾馆酒店签订的还回收地沟油的价格合同。  

  孙春扬:"这家企业我们每年要交两万,一家就要交两万,这家是八千。"  

  记者:"这个以前你交多少?"  

  孙春扬:"以前可以说是免费的。"  

  记者:"你们一年大概要交这样的费用交多少?"  

  孙春扬:"我们大概一年要交几十万。"  

  一年地沟油的生产厂家成本就增加了几十万,这必然造成地沟油价格的大幅度的提高,再加上企业间的竞争,因此,地沟油现在在青岛就自然成了许多行业的香饽饽。  

  孙春扬:"整个青岛市场的地沟油产量是永远不够一家生物柴油企业生存。"  

  在青岛市难以解决原料问题,广源发燃油厂的刘震德一大早就驱车3个多小时赶往紧邻山东的江苏省东海县的一家生物原料油厂,协商价格问题,以解决厂里的燃眉之急。  

  青岛广源发生物柴油厂经理刘振德:"这个油以前也就四千元左右,现在市场用的太多了,这个油的价位也挺高的。"  

  在这家工厂记者看到,虽然刘震德跟厂里的这位负责人软磨硬泡,以自己的企业需求量大为借口,希望在价格上给以降低,但每吨8千多元的价格还是让他望而却步。  

  记者:"等于是这个油你们还是不能用。"  

  刘振德:"做生物柴油做不来。"  

  江苏省东海县原料油厂负责人:"主要是市场用的比较多,做饲料的,化工的,生物柴油竞争比较强,所有价格就高一些。"  

  那么目前整个青岛市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市场到底怎样?记者来到了青岛市科技局进行调查,在这里,记者拍摄到了青岛市科技局这样的一份调查材料,在这份调查材料上这样写着,目前青岛市能够用于生物柴油生产的全年原料为地沟油2万吨,植物油下脚料为5万吨,废弃动物油脂3万吨,也就说,青岛现在全年理论上能使用的原料油只有10万吨。而事实上现在青岛市的生物柴油企业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十七八万吨。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处长宋长虹:"我们青岛现在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已经超过我们青岛市目前原料供应的状况,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这3个企业按照目前的生产能力不再扩大规模,我们青岛市目前用于生物柴油的原料已经不足了。"  

  如何解决生物柴油原料紧张的问题,发展种植业是目前根本途径和有效手段  

  我们可以大致描绘出生物柴油现在的处境:供应不足,导致原料价格暴涨。而在沉重的成本压力下,炼油企业难以为继。实际上,原料供应始终是制约国内生物柴油发展的瓶颈,目前,全国生物柴油生产能力超过300万吨,实际产量只有30万吨左右,不少生物柴油生产企业普遍开工率较低,无米下锅,很多人想不到,这个新兴的能源产业诞生没多久就遭遇到了生存危机。  

  广源发生物柴油厂停产已经一年多了,但工人们还要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  

  青岛广源发生物柴油厂职工:"我们的设备经常检修保养,不保养的话就烂掉了。"  

  胡谅伦告诉记者,现在他的生物柴油厂停产一年的损失将近200万元。  

  青岛广源发生物柴油厂董事长胡谅伦:"研究这个科研的时候是花费了几年的时间,这里花费的心血也很大,费用也很高,所以我们把它研究成功的时候,从我的心态来说很高兴的,愿意把它继续干下去。"  

  然而不断上涨的原料价格,让胡谅伦越来越难以承受。  

  胡谅伦:"从目前的状况来看确实是干不下去。"  

  目前在青岛,处于进退两难境地的不仅仅是胡谅伦一人。  

  青岛绿诺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辛华鹏:"不产生利润,我不能在这赔钱,我现在暂时工人放假,我可以降低支出。"  

  虽然厂里停产,但辛华鹏现在开始给有原料的企业转让生物柴油技术,以让他的两个工厂维持下去。  

  辛华鹏:"后期还是看好这个行业,还需要时间。"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因为生物柴油的原料问题,许多企业目前已经难以为继。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处长宋长虹:"应该在生物柴油方面国家要有相关的政策,如果没有政策的话,可能这个产业就会夭折。"  

  现在,大家都明白了,光靠地沟油、猪大油这些有限的原料,根本填不饱这么多生物柴油厂,像美国、法国、德国,它们开始用大豆油、菜籽油做原料生产生物柴油,而我们国家的云南、贵州、广东等地,开始大面积种植一种麻风树,据说它也可以炼出生物柴油,满足这么多炼油厂的需求,我们就到广东去看看这种神奇的植物。  

  记者来的了广州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一直从事我国麻风树研究的吴国江告诉记者,发展种植业是解决目前我国生物柴油原料紧张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手段。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博士吴国江:"要发展种植业和品种的选育,保障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市场的供求。"  

  麻风树又叫柴油树,因为其出油率高,在山坡荒地里就能生长,不用占用耕地,因此,被作为替代生物柴油原料的重要树种。  

  吴国江:"炼油就是用这个种子,种子有个壳,把壳剥开以后里面有个种仁,这里面它的含油量很高,这个含油量超过50%。"  

  谢勋老人来自台湾,来到广东十几年,一直从事农业开发和投资,他对发展生物能源一直看好。  

  广东佛冈伊甸园农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谢勋:"我们中国人口多,我们不能用平地,我们不能跟粮食争地,还有很多的荒山荒地,所以我们就选择这个品种来种这个东西。"  

  2007年他筹资1000万元,在他承包的荒山上种植了6000多亩的麻风树。  

  谢勋:"这棵树去年是从这里开始,一年长的这么多,这个是很适合这里生长的,现在只是结果跟出油率而已了。"  

  看到自己种下的麻风树长势良好,谢勋老人非常高兴,他打算在这里再投资一千万元,扩大麻风树的种植面积,实现麻风树的产业化发展。  

  谢勋:"现在我充满了信心。"  

  在谢勋老人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他和吴国江等有关科研机构设计的利用麻风树做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流程图,吴国江告诉记者,目前麻风树要实现产业化生产,前面还有很多的难题要克服,但在我国毕竟找到了解决生物柴油原料问题的一个方向。  

  吴国江:"我们国家有很多的荒地不适应农耕的地,这些地我们去发展生物柴油的话,从这个土地种植,包括解决农村的就业问题都会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还可以替代部分液体燃料,它的前景是非常好的。"  

  半小时观察:生物柴油为何成了"鸡肋"?  

  随着原油价格的节节攀升,生物制油产业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可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伴随着高油价同时到来的,还有猪大油和地沟油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升。生物柴油一下子失去了成本的优势,重新变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作为寻找替代能源的一种努力,生物柴油无疑可以减缓高油价的压力。而且由于生物油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突出的环保性能,既没有毒性,又不含有害物质。所以生物制油的努力,值得鼓励也值得推广。  

  困扰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成本,另一方面是观念。如果原材料成本继续上升,目前的生物柴油企业将因为无利可图而陷入停产、倒闭的困境中;如果大家的观念不发生改变,生物柴油缺乏政策支持,缺乏整体的发展规划,只靠各家企业单打独斗,即使技术成熟了,这个产业也没办法发展壮大。  

  石油代表着过去,生物制油代表着未来。对于未来,我们需要共同呵护。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政策和观念共同扶持,生物制油企业加大研发力度,这个产业才会出现大的跨越,才会在利益的驱动下提供更多的油料,帮助我们解决当前的"石油危机"。  
作者: 2008-7-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