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生物能源

“地沟油”之痛

来源:新华网
摘要:“地沟油”时下是热门词。为什么“地沟油”会堂而皇之“回流”到餐桌。让“地沟油”回归本位成为考验政府部门管理能力的新命题。企业“闹饥荒”福建龙岩卓越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2002年实现“地沟油”提炼生物柴油项目产业化,这家企业经过技术攻坚,自主研发自动控制的工艺设备拥有15项国家专利技术,“地沟油”提炼......

点击显示 收起

        “地沟油”时下是热门词。为什么“地沟油”会堂而皇之“回流”到餐桌?  



        让“地沟油”回归本位成为考验政府部门管理能力的新命题。  



  企业“闹饥荒”  



        福建龙岩卓越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2002年实现“地沟油”提炼生物柴油项目产业化,这家企业经过技术攻坚,自主研发自动控制的工艺设备拥有15项国家专利技术,“地沟油”提炼生物柴油转化率达98%。然而,这家企业在过去10年屡因生产原料“地沟油”不足而“闹饥荒”。  



        企业“吃不饱”就“难长大”。福建龙岩卓越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活动告诉记者,尽管他的公司在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建立了“地沟油”收购点,但由于收不到足够的生产原料,无法在2010年底实现年产能25万吨的目标。  



        “过去10年,福建‘地沟油’提炼生物柴油产业发展迅速,最多时有大大小小企业20多家。”叶活动说,2008年前后,“地沟油”提炼生物柴油小企业因“吃不饱”转产破产的不少。  



        据了解,“地沟油”是动植物油中价格最低的油,市场收购价为每吨5500元。部分吃不到“地沟油”的提炼企业为了延续生产,只能利用棕榈油等各种非食用的动植物油生产生物柴油,因此每吨的生产成本要提高500-800元。  



  “游击队”收购谋利  



        据研究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陈登龙介绍,目前,国内餐厨垃圾可回收的“地沟油”资源量为1000万吨左右,但进入生物柴油领域的不到8%。大多数“地沟油”去向何处?  



        从今年以来各地公安部门破获的一系列非法收购“地沟油”倒卖案可以看出,“地沟油”被简单加工成食用油“回流”餐桌是收购“游击队”非法谋取高额利润的重要手段。  



        “一些大型餐饮企业、机关和学校食堂等单位出售废弃油已成为餐厅业主、厨师长或相关人员的一项额外收益。”有业内人士在勾勒“地沟油”地下流向的同时,还为记者算了一笔账:非法生产商收购“地沟油”的价格是每吨6000元——7000元。而非法生产商提取的油回流餐馆可卖到每吨9000元——1万元,其中的利益诱人。  



        与此同时,原料“地沟油”短缺加快了收购价格上涨。“2005年,‘地沟油’收购价格每吨2600元左右,为现在收购价的一半不到,原料‘地沟油’占生物柴油生产成本由2005年的50%提高到现在的70%左右,在成本趋高的重压下,一些长期‘闹饥荒’的生物柴油生产企业不得不减产,甚至停产。”福建源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政府要加强监管  



        业内人士指出,从“地沟油”一步步“坐大”的事实来看,有关政府部门监管存在缺失。  



        类似将“地沟油”变成食用油这种危害公民健康的违法行径,即属法律严打之列,做出这种行为的人必须承担与其行为相当的法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令那些道德败坏者有所忌惮,有所畏惧。  



        他们认为,本该变成生物柴油的“地沟油”成了食用油,暴露出有关部门的管理漏洞。对于政府监管而言,就是要以科学到位的管理,把该管住的切实管住。  



        提高政府管理水平,要有切实可行的科学措施,要有贯彻到底的执行力。政府之“道”如何降住“地沟油”之“魔”,是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提高执政能力的命题。  



  源头设“高压线”  



        近年,生物柴油企业为稳定原料供应,纷纷兴建种植基地,但这种做法可能会破坏原有山林生态。利用“地沟油”提炼生物柴油,不仅不存在破坏生态问题,而且原料供应能实现可持续。  



        业内人士认为,国家应通过立法或政令的形式,对“地沟油”的收购、存储、运输、加工、再生利用等作出详细而具体的规定,使之成为一条不可碰触、不可逾越的“高压线”。  



        叶活动等人认为,各地应尽快建立健全废弃油脂的收集、处理、流通的网络体系。对废油脂收集、处理、运输、综合利用等环节实行制度化、规范化,并对买卖废油脂用于食品的责任人、参与人加重处罚;政府指派权威部门专门管理废油脂事项,进一步规范收集处理废油脂的队伍和工厂,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业内人士说,反“地沟油”回餐桌将是一场“持久战”,对于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坏事,应打一场“人民战争”,建立重奖举报者的社会举报机制,让那些道德败坏者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下“见光死”。(新华社专稿)
作者: 2011-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