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仲景撰写了《伤寒论》(也称《伤寒杂病论》),当然书名是张仲景所起,”。这是一般人的常识及逻辑思维,但用心读《伤寒论》原文则感其理不通,通过考证更证实这一逻辑不能成立。张仲景在世时无《伤寒论》书...
09-07-09摘要:来源:中国中医药报湿为六淫之一,《金匮要略》中湿病是以病因命名。其三,温阳化湿,有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等,主治外寒伤阳、风寒湿邪着于肌表不去之证。故六首方剂所用11味药,除附子以外其性皆...
09-06-17摘要:然而,若从《金匮要略》论治虚劳看,则并非一概补益,纯用滋填,而是或以调和为法,或取攻伐之剂。立足调和 寓补于调《内经》谓疾病的治疗关键在于“。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金匮要略》所论虚劳病...
09-05-20摘要:──古典本草药理学及其于经方之应用举隅(上篇)作者:小乌龟(台湾)日日拜读汽水先生之贴文,驯染其中,浸渐若有所悟,至日昨观美国【汉唐中医】台湾后援网站倪师海厦癌症论文之首章,仿若醍醐灌顶,过往诸多未...
09-04-10摘要:”于是胡老利用星期天给我讲授经方知识,启开了我认识方证之门,渐渐意识到中医还存在经方医学体系。一、方证是《伤寒杂病论》的基本构成历代皆重视《伤寒杂病论》的方证研究,是因书中出现了方证概念,其主要内容...
09-01-13摘要:前不久,一位从事《方剂学》教学的青年博士问我金匮肾气丸的属性问题,其对《方剂学》教材把该丸归于补阳剂感到困惑。于是我特地请教我院原方剂教研室主任李家发教授,他告诉我,历来的《方剂学》教材都把其归于补...
09-01-11摘要:李东垣在构建脾胃内伤学说时,独创性地提出了“阴火”理论。笔者认为,重新认识李东垣笔下的“热中”证,或许会对“阴火”的正确认识有所帮助。李东垣在《脾胃论·卷中》中专门写有一节内容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
09-01-05摘要:李东垣在构建脾胃内伤学说时,独创性地提出了“阴火”理论。笔者认为,重新认识李东垣笔下的“热中”证,或许会对“阴火”的正确认识有所帮助。李东垣在《脾胃论·卷中》中专门写有一节内容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
09-01-05摘要: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邵则遂、张蕾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我国药物学、植物学等宝贵遗产,被达尔文盛赞为中国古代的“。汉字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不是一时一地的产物,...
08-12-28摘要:中医古籍是众多先贤穷其一生的经验总结,他们希望在有限的印刷空间里,留给后人最大量的信息,总是言简意赅,尤其在书名的选择上,更是殚精竭虑。我们后人读古籍,领会文意的同时,不能忽视言外之意。现举几个书名...
08-12-19摘要:对《伤寒论》第214条,后世注家多以条文无误做解说,经方学家胡希恕先生在早期亦如是,但后期认为条文有误,曾做反复探讨,二十年的研究成果对后人深有启迪。 214条原文为:“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
08-12-19摘要:对《伤寒论》第214条,后世注家多以条文无误做解说,经方学家胡希恕先生在早期亦如是,但后期认为条文有误,曾做反复探讨,二十年的研究成果对后人深有启迪。”该条是说,虽见谵语、潮热等症,但不能肯定有燥屎,...
08-11-30摘要:来源:互联网《伤寒论》原名《伤寒卒病论》,是古代医学家张仲景在东汉末所撰写的医学典籍(下称“。原著”。自明清以来,普遍认为:原著在成书不久即毁于战火,后经晋代太医令王叔和将残余的伤寒部分重新...
08-11-25摘要: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第2676期方剂的起源很早,《史记》有东周名医扁鹊运用“。治病的记载,大约成书于秦汉的《五十二病方》是专门的方书,从中可以窥见方剂的原始雏形。艺文志》始记载有经方十一家,其云:...
08-11-25摘要:缓中补虚,大黄蟅虫丸主之”。一句含义,后世注家观点多有不同,此种情况难免对虚劳病机的把握以及大黄蟅虫丸的功效理解产生歧义,本文在梳理各家观点的基础上对“。含义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以下6种:1.当为...
08-11-25摘要: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08-07-23) 作者:冯世纶(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伤寒论》的主要内容,是其方证和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后世称“。,即认为《伤寒论》的方证都是张仲景一人发明创造,但这不免有过誉之嫌...
08-11-25摘要:来源:民间中医网五脏五味补泻理论最早源于《内经》,是正确阐释中药归经理论的源头之一,对指导临床灵活遣药制方有着深远的意义。金元时期医家张元素探究《内经》,曾对其有所研究。本文试从张元素的学术角度去阐...
08-11-25摘要:来源:民间中医网桂苓五味甘草汤出自《金匮》痰饮咳嗽篇,本治阳虚夹饮冲气上逆之证,虽是经方,熟知而善用者不多,今得唐宗海关于本之论,自感尚有点意思,录出与同道共享,并加深对本方之理解,以广其用。后人多...
08-11-25摘要:来源:中国中医论坛 作者:赵洪均桂枝汤为中医群方之祖,尤为伤寒诸方之魁,历来解伤寒者无不先于此方用力,欲新解此方似已无置喙之地。一、今本《伤寒论》解法今伤寒本论已明言桂枝汤功用,惜乎纷乱特甚,计有以...
08-11-25摘要:4) 作者:张登本 郝蕊(陕西中医学院)《黄帝内经》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其所缔造的中医学发展史。中医学的发展能否突破《内经》的藩篱”。《黄帝内经》理论的变与不变”...
08-11-25摘要:来源:医博园 作者:赵厚睿(湖北中医学院)方证辨证,即有是证,用是方的辨证方法,有称之为“。的,有称为汤证(或方剂)辨证的,此为《伤寒杂病论》之一大特色。不少疑难重症,在书中不仅有精辟论述,而且...
08-11-25摘要:论《内经》《内经》是一本非常了不起的医学著作,当中论及的许多医学观点是中医学的菁华所在。1 体质《内经》非常重视对人体质的观察。《内经》中有许多内容是描述人的体质的,如《灵枢•。在当时,《内经》已...
08-11-25摘要: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姜建国(山东中医药大学)提供一百多个临床好用的经方,并不是《伤寒论》的最大贡献。《伤寒论》的精髓,或曰最大价值,就在于它是阐述复杂性辨证论治最好的一部医书。作为一名高校教师...
08-11-25摘要:《伤寒百年》刚刚面试,就得到学术界许多同仁的关心和鼓励,我深深懂得,这是医圣张仲景及其《伤寒论》一书的深远影响带给它的幸运。作为在中医学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说它“立法制方,神妙不测,持脉辨证...
08-11-01摘要:六经为《伤寒论》的精髓,既是分病辨证的纲领,又是论治的准则。然而,由于六经理论缺乏系统性与合理性,因此,就一直存有争议。六经分病理论缺乏系统性与合理性东汉张仲景根据《素问·热论》关于一日太阳,二日阳...
08-09-05摘要:《诗经》汇有诗歌305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由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也较广泛地记录了阴阳、五行、脏腑、疾病、药物、治疗、保健等医学内容。 《诗经》记录各种花草约有149余种,可以作为药物...
08-05-29摘要:因此,其书自传世以来,历代医家无不精研细读,《金匮要略》作为“。是中医临床必须熟读精研的最基础典籍。关于全书其他部分的阅读,除最后3篇作为一般参考外,其余篇章均应精读细研,但可根据现代临床常见与...
08-05-08摘要:来源:爱爱医病机是病能中的一部分,病机二字的意思,王冰解释为“。病机十九条载于《内经•。病机十九条的内容广泛,意义十分重要,它涉及病因(外感与内伤)、出现各种症状的机理、众多症状之间内在联系...
08-05-08摘要:来源:沙丘沙的BLOG周众所知,伤寒有广、狭二义。广义的伤寒包括以发热为主的各种传染病,均无争议。与中风、温病对称的狭义伤寒(即麻黄汤证),应如何理解呢。《伤寒论讲义》(五版教材)是这样解释中风、伤寒的...
08-05-08摘要:来源:伤寒网前两天发了一个帖子,针对仲景六经辩证的认识表述了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当然不是这样,所以现在再对仲景的方证理解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一点很不成熟的看法。但是,如果只停留在这些浅层次的认识上的...
08-05-08摘要:来源:伤寒网大家都知道,张仲景的书中共有方剂约二百五多首(伤寒、金匮合计)。这个数量在数以万计的中医方剂里所占比例确实不算大。但这些方子论疗效却是其它的方剂所无法比拟的。张仲景的方子,只要是对证用药。
08-05-08摘要:《伤寒论》关于脉诊的原文共有146条,约占全文的1/3强。古本《伤寒论》中尚有“。再检阅《伤寒论》每篇的命题来看,又均以“。由此可知,《伤寒论》诊察疾病的方法,是以“。
08-05-08摘要:《张聿青医案》系清代名医张乃修原著,由其门人吴玉纯(文涵)等收集整理编次而成。《张聿青医案》不仅是一部具有较高价值的个人医案专著,同时也是一部临床实用的名医经验著作,在近代医案专著中具有较高声望。张...
08-05-08摘要:摘要:《类经》将《内经》原文全部收录,重新分类编注。其中有83篇《内经》原文是以整篇的形式编入《类经》而没有被分割。其他《内经》原文中,以一整篇分成几个完整的单节者占多数。整部《内经》被编入《类经》的...
08-05-08摘要:摘要:汪机《伤寒选录》自1575年问世后,国内一直未见过传本,1999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据日本冈本启迪院藏明万历三年敬贤堂刻本复制本影印发行,为我们研究汪机的伤寒学说提供了依据。《伤寒选录》的研究方法及学说渊...
08-05-08摘要: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在这一宝库中,医案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医案是医家将医学理论应用于临床,运用理、法、方、药实施辨证论治的真实记录,也是检验医学理论的客观标准和促进医学...
08-05-08摘要:《名医类案》是我国第一部中医全科医案专著,既是明代以前著名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的成果。《名医类案》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颇受历代医家的推崇,中医高校教材《中...
08-05-08摘要:《名医类案》十二卷,系明代江父子编辑而成,广泛搜集了从《史记》到明代的名医医案,后经清代魏之等重校,形成当前流通本。其中涌吐法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为众多医家使用。现仅就《名医类案》中所录涌吐疗法作一简...
08-05-08摘要:摘要:本文对《小品方》外感学术思想进行了探讨,主要有分四个方面:1。外感热病的学术理论,主要是分治伤寒、热病。对后世的影响,《小品方》有关外感热病的理论和临床实践为温病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陈延之《...
08-05-08摘要:《经方小品》是我国六朝时期的一部医学方书。在晋唐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经方小品》一书在中国早已亡佚。1985年在日本发现《经方小品》残卷,引起了日本学术界的很大关注。并对《经方小品》残卷的发现经过和初...
08-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