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者,特别想当大医者,对待患者的排泄物、病理产物,应记孙思邈告诫:“。笔者还纳过脱出肛门之外三期内痔嵌顿、直肠癌伴直肠黏膜内痔脱出,给中医称翻花疮的皮肤癌、老烂腿、褥疮换过药,还有不用听诊器可听...
08-05-08摘要:按:岳美中系当代著名中医学家。生前为全国人大常委、政协全国医药卫生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医研究班”。,为中医界培养了第一批高级人才。
08-05-08摘要:来源:杏林小筑《黄帝内经》(下简称《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下简称《伤寒论》)是不同时代的两部中医古籍,《内经》前而《伤寒论》后。两书皆同源于古代的医经,也即以《易》学、阴阳、五行、六气、卫气营血...
08-05-08摘要:摘要:通过对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门医案中的用药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胃脘痛的用药特点。叶天士对胃脘痛的治疗注重温通胃阳,以通为补,以降为顺,用药多为辛温之品。关键词:《临证指南医案》。 胃脘痛。
08-05-08摘要:一、《内经》是中医学术之源有人认为在中医药现代化的今天研究《黄帝内经》似乎违背常理,《内经》对临床指导意义不大,现已有中医临床各种教材,以及大部头洋洋数百万的专著,何苦再去钻研几千年前的东西。笔者在...
08-05-08摘要:先秦古籍离现在年代久远,当时的诸多现实生活中的植物和动物和现在的名称已经相差甚远,加之刻写传抄过程中的错误,今人释读起来有相当的难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本草知识属于古籍文献中的“。这些古籍中的草...
08-05-08摘要:国外研究伤寒论历史最悠久、内容最系统、成效最显著的当数日本。随着宋版《伤寒论》在日本的出版(1668年),以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为核心的医学,形成了日本汉方鲜明的特色。从创立古方派的医家,到现...
08-05-08摘要:评上教授,拿到博士学位,随师出徒,就认为大功告成,精通医道,不肯花工夫忍受十年寒窗的勤学之苦,不读历代贤圣哲言,古今经典著作。
08-04-03摘要:王教授指出,现代重视培养全科医生。实际上,全科医生古已有之。只不过古代的全科医生较现代而言,更为全面而多能。如扁鹊的随俗为变,为妇人医、耳目痹医、小儿医。华佗的内外科皆精等等。龚廷贤《万病回春》医家...
08-04-03摘要:王教授认为,强调读经典、做临床,目的不是培养一些善于钻故纸堆,不谙世事的人物,与世隔绝的书虫、腐儒,也不是为了造就匠人,而是为了培养适应技术高速发展与理论相对滞后的时代,能从中医学的本源汲取营养,发...
08-03-28摘要:王永炎教授认为,读中医经典,既要学习书中蕴含的医理,还要领会书中隐藏的事理,升华自身的悟性。中医经典以理、法、方,针、灸、药,医论、医案为主要内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组建开拓创新团结和谐的团队,互...
08-03-27摘要:王教授指出,中医经典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之所以每位学人入宝山而收获不同,关键取决于自身的鉴宝能力,显然鉴宝水平需要不断的提高,那么,从根本上戒除读经典常犯的偏差就非常重要。读中医经典著作,不能有猎...
08-03-27摘要:研读中医经典,也必须经过精读&mdash。例如,岳美中的案头书为《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熟读的标准是做到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姜春华重视《内经》、《伤寒论》,认为其重要性犹如儒家经典的四书。案头...
08-03-20摘要:王永炎教授认为,经典贵在精选、精读。溯本求源,勤求古训王教授认为,博览群书的目的意在溯本求源,在于继承,在于古为今用,但最终的归宿要体现学术的创新。读经典,做临床,参名师,首先要认真继承中医经典理论...
08-03-19摘要:王永炎非常重视中医经典的研读和临床实践的结合,曾作过多次演讲,尽管演讲的主题不同,但表达的中心思想却基本如一。那就是,无论临床、教学、还是科研,熟读经典,勤于临床是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的必由之路,是自...
08-03-14摘要:《内经》中现存有两篇关于方士的文献。《素问·五脏别论》:“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可知方士之时,脏腑之分类不确切、不完善。经言盛者泻之,虚则补之,余锡以方士,而方...
07-12-16摘要:很多学生初入中医之门,便被学长和老师谆谆教导:要好好学习经典。那么中医学生为什么要学习经典呢。在现代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学习经典还有必要吗。经典是“圣贤教人之法”朱熹讲:“圣贤所以教人之法,俱存于经。
07-11-16摘要: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立项编纂的《皇甫谧遗著集》今天(10日)在兰州举行首发仪式,这是海内外迄今为止最完整的皇甫谧著作之大成。 皇甫谧,中国晋代杰出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亦称为“世界针灸医学鼻祖”,一生隐居乡...
0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