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1973年Kemp将具有典型劳累性心绞痛发作特点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绞痛称之为“X综合征”,又叫“微血管性心绞痛”。也有一部分患者胸痛不典型,表现为持续时间较长的闷痛,给诊断带来很大困难。 X综合征的临床...
06-04-16摘要:无症状心肌缺血又叫无痛性心肌缺血或隐匿性心肌缺血(SMI),是指确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心电活动、左室功能、心肌血流灌注及心肌代谢等异常),但缺乏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无症状心肌缺血在冠心病中非...
06-04-16摘要:典型心绞痛发作时,常表现为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样或紧缩样的疼痛,大多放射至左肩、左臂尺侧的三个手指。但有些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却表现为下肢腿部的放射性疼痛,且与运动有关,这一点常常不引起医患的注意,很容...
06-04-16摘要:正常人的心率一般波动在60~100次/分之间,当心率大于100次/分时,称为心动过速。包括窦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常见于运动、兴奋、发热、贫血、甲亢、急性失血、休克、心衰等生理和病理的情况。心率小于60次/分称...
06-04-16摘要:临床上,因为血压控制不当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的病例屡见不鲜。70年代,国外有专家报告,他们将接受治疗的高血压病人根据舒张压分为三组,发现舒张压控制差的病人心肌梗塞发生率高,舒张压降到85mmHg时的心肌梗...
06-04-16摘要:高朋满座,喜气洋洋,便胃口大开,开怀畅饮且吞云吐雾,此时你可知道,许多冠心病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恰恰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那么,饱餐为什么易引起心绞痛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基础医学研究表明...
06-04-16摘要:作为一个心内科医生,在门诊或病房接诊病人时,都非常注意询问患者的大便情况,并多次嘱咐患者,要多吃蔬菜,适量活动,保持大便通畅。这是因为大便秘结易诱发心绞痛,特别是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危害更大。不少患者...
06-04-16摘要:餐后心绞痛,属劳累性心绞痛的范畴。其特点是大多数心绞痛发生在餐后30分钟内,休息或一般活动时均可发作,有陈旧性心肌梗塞的患者较常见。长期以来,餐后心绞痛一直被认为是心绞痛的伴随症状,而没有将其作为一个...
06-04-16摘要:我们知道,冠心病心绞痛主要是一种症状诊断。根据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结合年龄和存在冠心病易患因素,排除其它原因所致的心绞痛,一般即可建立诊断。因此,只要病人有典型的心绞痛发作,无论心电图是...
06-04-16摘要: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以免延误病情。
06-04-16摘要:心绞痛的治疗分为发作时的治疗和缓解期的治疗,这里主要谈稳定型心绞痛缓解期的治疗原则,即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降低心肌的氧耗,同时也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其治疗原则具体分述如下: (1)一般治疗:①要耐心地...
06-04-16摘要:无论是广义的或狭义的不稳定型心绞痛,都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因此这类患者应住院卧床休息,在密切监护下进行积极的内科治疗。 (1)一般治疗:①要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安静的环境,消除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
06-04-16摘要:目前,最常用的抗心绞痛药有三类,即硝酸酯类、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临床实践证明,单独使用某一类药物控制心绞痛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疗效,常需联合用药,最常用的是“二联”,即两类药物联合使用...
06-04-16摘要:心肌梗塞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极少数为冠状动脉栓塞、炎症、先天性畸形等。当冠状动脉内膜下斑块造成管腔狭窄,血流通过缓慢,心肌供血不足,在侧支循环尚未充分建立时,一旦血供进一步急剧减少或中断,...
06-04-16摘要:心肌梗塞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在临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
06-04-16摘要:心肌梗塞一般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血管内膜粗糙不平,局部血流通过减少或缓慢,血小板聚集、吸附和血栓形成,致使冠脉闭塞,相应的心肌发生急性缺血性坏死所致。而有些心肌梗塞并无冠脉粥样硬化的...
06-04-16摘要:急性心肌梗塞大约有二分之一的患者并未发现有任何促发因素,但常见的促发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工作过累、重体力劳动等均可加重心脏负担,使心肌耗氧量猛增。由于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因发生粥样硬化而管腔...
06-04-16摘要:青年性心肌梗塞指年龄在40岁以下,不论病因如何而发生的心肌梗塞,而老年性心肌梗塞是指60岁以后发生的心肌梗塞,二者的不同有以下几点: (1)从病因上看,青年性心肌梗塞者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因致病者比老年...
06-04-16摘要:心肌梗塞的分类如下: (1)按病因分为: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②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按病程及病变性质分:①急性心肌梗塞。②陈旧性心肌梗塞。
06-04-16摘要:急性心肌梗塞(简称AMI)是指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相应的心肌细胞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性坏死。临床上可有严重而持久的胸痛、急性心力衰竭、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表现,伴有低热、白细胞升高、...
06-04-16摘要:无Q波性心肌梗塞(简称NQMI)是根据心电图上不出现病理性Q波,只表现为STT改变、血清心肌酶学升高和典型的特征性胸痛的急性心肌梗塞。过去曾称之为“心内膜下心肌梗塞”或“ 非透壁性心肌梗塞”,但研究表明,出现...
06-04-16摘要:临床上部分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缺乏典型的特征性胸痛的表现,但可有上腹闷胀不适、恶心、呕吐、胸闷、憋气、低血压、休克或心律失常等,也可能无任何自觉症状,临床上称之为无痛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约有15%...
06-04-16摘要:心房梗塞是指发生于心房部位的心肌梗塞。心房梗塞发病率较低,占全部心肌梗塞的3%~17 %。右房梗塞多于左房梗塞和双房梗塞,占整个心房梗塞的81%~98%,心房梗塞多与心室梗塞伴发,很少单独出现。由于心房壁薄,病...
06-04-16摘要:右室梗寒就是发生在右心室的急性心肌梗塞。右室梗塞一般发生于有左室下壁及心室间隔后部透壁性心肌梗塞病人,单纯右室梗塞的发病率约占心肌梗塞的3%,但在下壁或下壁加后壁心肌梗塞病例中,约1/4同时有右室梗塞。...
06-04-16摘要:复发性心肌梗塞又叫再梗塞,是指急性心肌梗塞4周后再次发生的心肌梗塞。再梗塞可位于原来部位或邻近,但不一定是由同一血管供血。再梗塞是冠心病心肌梗塞患者病死率高的原因之一。国外大系列临床研究证实,其发病...
06-04-16摘要:典型的临床表现有: (1)疼痛当急性心肌梗塞发生时,最先出现的症状是突发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痛,多无明显诱因,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多在半小时以上,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6 ...
06-04-16摘要:在20%~60%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中,可于发病之初出现先兆症状,但其中50%左右在出现先兆症状时未能及时就医,或就医时未被及时收入院。常见的先兆症状表现为: (1)突然严重的心绞痛发作。 (4)心绞痛发作时,...
06-04-16摘要:常见的不典型症状有: (1)无疼痛症状或疼痛不剧烈,未引起重视。 (2)疼痛部位不典型。 (3)部分病人一发病即表现为急性心力衰竭或休克,而无胸痛等心肌梗塞常见临床症状,极易误诊或漏诊。 因此,临床...
06-04-16摘要:老年性心肌梗塞的首发症状往往是不典型的,临床上常以下述几种形式出现: (1)无痛性心肌梗塞型:这是老年人心肌梗塞的重要特征。国内外报道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塞约占15%~75%。 (2)心功能不全型:国内外报道...
06-04-16摘要:临床经验表明,凡遇到下列情况时,应高度怀疑无痛性心肌梗塞的存在。 (2)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气短,不能平卧,咳嗽,咳白粘痰或粉红色泡沫痰。 (3)突然出现心慌、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 (...
06-04-16摘要:由于冠状动脉的病理改变及具体情况不同,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时的临床表现也可不同: (1)冠状动脉病变不严重:平时无心绞痛发作,也无侧支循环形成。由于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或(和)冠状动脉痉挛致使冠...
06-04-16摘要:(1)前壁:前壁心肌梗塞时病变血管为前降支,前降支供应左室心肌约50%的血液,一旦完全闭塞,心肌坏死范围大,可造成较严重的左心室损伤而致左室功能明显受损,出现左室舒张末压增高,容量增加,射血分数降低,心力...
06-04-16摘要: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根据其病情轻重不一,体检可以完全正常,但也可发现如下体征: (1)一般情况: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多处于焦虑和痛苦状态,有心源性休克者常呈卧位,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冷汗,有心衰者呈半卧位。...
06-04-16摘要:由于心肌细胞不可逆的损害、坏死,释放出大量的酶进入血液循环,使血清酶活性大大增加。在急性心肌梗塞病程中动态的测定心肌酶的活性,对确诊、病期的判断、病情的监护、梗塞面积的评估及预后均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06-04-16摘要:(1)对怀疑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应尽早抽取血清酶标本,常规联合测定CPK、CPKMB、GOT、 LDH及其同功酶。一般CPK、CPK-MB及GOT升高出现较早,特别是CPKMB出现更早,对发病1 ~2天内的患者诊断价值较大。对来院较晚...
06-04-16摘要: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尤其是透壁性心肌梗塞者,有下述典型的心电图改变: (1)缺血型T波改变:正常T波前肢长,后肢短,顶部圆钝,基底较宽。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缺血型T波高耸,双肢对称,波形变窄。超急性期呈高...
06-04-16摘要:动态观察心电图的变化,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十分重要。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常有下述演变规律: (1)起病数小时内可出现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的T波。 (2)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与直立高尖的T波融合形成...
06-04-16摘要:根据急性心肌梗塞特征性心电图所出现的导联可作出急性心肌梗塞的定位诊断:前间壁:V1~V2。 一般认为,坏死型Q波累及的心电图导联愈多,梗塞范围就愈大,反之则愈小。临床研究证明,用胸前心电图多位点Q波标测...
06-04-16摘要:急性心肌梗塞时多有典型的心电图改变,心电图诊断的阳性率约75%~80%,但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出现不典型的心电图图形,应结合临床表现及酶学检查,方可得到证实。 (1)症状发生的最初6~12小时,心电图可能尚无明...
06-04-16摘要:再发性心肌梗塞时,如果两次梗塞的部位不同,而且不是在相对的部位上,那么,在原有的心肌梗塞图形基础上,可以出现另一个新的急性心肌梗塞图形。如梗塞的部位恰好相对应如正后壁与前壁,且梗塞的范围又大致相等,...
06-04-16